《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实践:关注落地价值》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售前咨询: 400-890-8880 售后服务: 400-815-0518
「陈华讲B1第二十八期」临时工序外协的管理思想
来源:时间:2021年05月09日

图片1.png


大家好,欢迎继续关注陈华讲B1专栏。在上一讲,我们谈到了外协加工的管理,不过上一讲我们所提到的外协加工的管理思路,仅适用于固定工序的外协,并不是完全适用于所有外协的情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聊一聊很常见的一种例外情况,那就是临时工序外协。

 

上一讲我们提到的固定工序外协,指的是产品在工艺设计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好了,某些工序需要外协。

 

而今天我们聊的临时工序外协,指的是一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按常规的工艺路线,是不需要外协的,只有在某个工序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可能临时会在生产任务里面,加入外协的工序。

 

这种特殊情况可能会有:比如某工序产能不足,或者某工序的设备、工装、模具等坏掉了,导致该工序不能按原定的计划进行生产,只能临时找供应商进行外协。

 

临时工序

 

临时工序外协在工厂里面,还是比较常见的。


它和固定工序外协相比,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1 、是不可预见性,往往在生产即将要开始的时候,才会临时决定某个工序需要外协。


2 、可能会和正常的生产并存,例如生产一批产品,做到一半的时候,出现特殊情况,产能下降,因此另一半的产品需要外协,或者另一张同时期生产的订单需要外协。


3 、是工序的不确定性,就是说一种产品很多工序中,任意一道工序都有可能会发生临时外协,例如生产A产品,今天第一道工序需要外协,明天可能第一道工序不需要了,但是第二道工序又需要外协了。

 

这些不确定性,导致我们上一讲所提到的一些外协管理的方案,显然就不适用了。

 

因为我们上一讲提到的固定工序外协,需要把外协后的完工品,单独分出一层BOM,单独下达生产订单,并且会作为半成品进行入库。

 

而在临时工序外协中,我们不可能这样做,因为它不可预见,工序也不确定,我们无法事先把所有情形,都在工艺路线设计和BOM搭建的时候提前规划好,那样的话,半成品的种类就太多了,显然就会变成一种相当低效的方案。


技能部门职责

 

临时工序外协通常是在工单下达的时候才决定的,不能事前确定。但这并不表示工序外协不需要技术部门批准和确认。

 

我们之前也讲过,技术部门的职责通常有两个,一个是研发,一个是工艺。


这两个职责可以简单地这么理解:

 

1、研发的工作,是对产品本身做研发,研究我们的产品是什么样子的。


2、工艺的工作,是研究如何把产品给做出来,研究的是产品的制程。

 

所以当需要打乱原有的工艺路线,把一部分工序临时外包生产的时候,需要工艺部门来批准和确认,严格一点说,还需要工艺部门出具临时工艺变更单,确定变更后的制程保障体系,下达临时的作业指导书等等。

 

所以如果企业里面,经常会有这种变动的业务情形,那么建议各位顾问在设计流程的时候,工单下达的审批权限,交给工艺部门。

 

SAP中的生产订单

 

SAP中,生产订单的下达会分两步,先创建工单,再下达工单,这个设计逻辑本身就包含了对工单进行审核批准的步骤。

 

不过因为工单数量往往比较多,在大多数情形中,这两步都是由计划部门直接就完成了。

 

而事实上,审核并下达工单,应当是由工艺部门来完成,这在很多定制化程度高的企业是一个标准的流程:每一次的生产任务,都需要有人根据客户订单进行分解,设计工艺路线、添加技术要求等等。

 

而临时工序外协情形比较多的企业,也可以视同为类似的业务场景。

 

在流程设计上,当无法事前由工艺部门确定一个总是固定的BOM和工艺路线的时候,那么生产订单的批准,就需要工艺部门逐单参与。

 

所以在临时工序外协的业务场景中,我们需要第一个注意的地方就是:BOM和工艺路线按标准的,或者说最常用到的情形来配置。

 

但是当需要临时工序外协时,生产任务的下达就需要工艺部门参与确认,甚至由工艺部门直接对生产订单的工艺路线和BOM进行修改,或者下达临时工艺变更单,要求相关部门,例如计划下工单的时候进行修改。这样每一张生产订单,即使生产的产品一样,那么他的用料清单、工艺路线,都可能是不一样,是独有的。

 

这个流程上的改动并不影响我们在生产订单的用料清单中添加外协加工服务这种特殊子物料,只不过是由系统自动从BOM带过来添加,变成了临时工艺变更来进行添加,所以外协加工成本可以正确地进入产品成本中,这个没有问题。

 

采购流程

 

对于采购部分的流程,例如开发外协供应商、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签定外协加工服务,甚至外协采购入库等流程都完全一样,所以对于和供应商进行对账、加工费的结算,也不会有问题。

 

但是由于外协后的产品,只是工序中的一个在制品。


不是一个可以入库的半成品,没有自己的物料号,供应商收到的加工前的原料,也有可能不是拥有单独物料号的半成品,只是上工序加工完成后的一个中间品。所以在临时工序外协中,其实最头痛的,是对这两部分库存的管理。

 

明细和结存

 

对于这两部分库存,我们需要知道明细和结存。

 

供应商的仓库里,几月几号入库了多少,出库了多少,还结存了多少。对于固定工序的外协,这些都没有问题,因为原料和半成品都会有物料号,会有严谨的出入库单据,但是当这两部分都没有自己的料号的时候,系统的单据无法管理这部分物资的出入库,我们就需要想别的方案来进行管理了。

 

类似的管理方案会有很多

 

举例来说


我们可以用自定义的出入库单,关联工单号的方式来进行这部分物资的管理。

 

也可以用类似EXCEL的登记表,为每张生产订单添加一个外协出入库的台账来管理。

 

还可以和工序的完工汇报结合在一起,通过在每道工序的完工汇报中,记录完工数量来进行管理等等。


哪种方案最合适


方案有很多,选择哪个方案最合适呢?

 

有一个简单判断的原则,那就是看这个方案能不能和已有的流程结合在一起,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去增加一个新的流程。


例如

 

如果我们本来就已经有完工汇报了,那么只需要在完工汇报上添加一个数量,让汇报的人顺手填一下,就会比新增加一个自定义的出入库单更合适。


判断一个方案是否优秀,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看这个方案所涉及到流程里面有没有只付出,而没有收获的角色。

 

如果有,那这个方案就不是一个好方案,至少不是一个容错性高的、健壮的方案。

 

这一点大家可以自己去体会,为什么我从来不会设计让研发部门到SAP来维护物料和BOM,宁可提供和PDM的接口来自动维护,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根据企业情况决定

 

采用哪种方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大家自己决定。但是有一个小细节,容易被管理者所忽略,我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

 

那就是对于外协供应商耗用了多少原料,这个信息建议必须是由供应商来汇报,不要去理论推算,或者自动倒扣。

 

有时候仓库部门会提出抱怨,原料的耗用登记工作量太大,希望系统根据入库的数量,再加上合理的损耗,自动进行倒扣,反正仓库也不清楚供应商到底耗用了多少原料,由系统来自动推算,这看起来是挺合理,也很有效率的一种方案。

 

不过这和自己工厂内部的生产不太一样,供应商毕竟是外部的,最终我们要和供应商进行原料耗用的核销和对账,如果供应商耗用的原料,超过了合同中约定的合理损耗率,那么供应商有可能会面临赔偿。

 

而由我们自己来进行系统的理论倒扣,那就无法和供应商对账,也无法应对供应商对数据的置疑,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无法追查到每一笔的明细,最终成为糊涂账,搞不清楚差异到底在哪里产生。


所以无论如何,都应该要求供应商来汇报原料的耗用,可以在入库时汇报,也可以每天定期汇报,耗用了多少数量,哪个批号,用在了哪张工单上。

 

供应商汇报的方式,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EXCEL的电子档,形式不重要,数据正确与否也不重要,可以交给月底盘点去核对,重要的是必须由供应商自己来汇报,这样才可以保证双方有统一的数据来源。

 

对账时供应商也无法提出异议,只要供应商提供的原始单据和仓库做的系统账核对一致,那么所有的差异,都得由供应商来做出原因说明了。

 

有些管理者,会担心供应商会有意在生产订单之间进行损耗的平衡来规避超耗的赔偿。

 

这个担心其实也不必要,因为第一供应商如果真能钻这个漏洞,那也是不可避免的合理漏洞,是赔偿判定标准设计得不合理。

 

只要总的损耗不会超标,对企业来说也不会存在额外的损失。如果总的损耗也超了,那么无论供应商如何在生产订单之间进行平衡,最终月底盘点的差异过大,也会面临同样的赔偿问题。

 

其二,在风险和风险管控的成本之间,永远要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如果在生产订单间的耗用汇报不准确,会带来很大的风险,那么你就应当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来规避,否则你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这个问题。


举例

 

如果原料的批次追溯对你相当重要,一旦错误,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那么不管是不是供应商自己来汇报,都无法确保这个风险不会产生,供应商不汇报,让系统理论倒扣,反而更加不能避免这个风险。

 

所以担心供应商会有意在生产订单之间进行损耗的平衡,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如何避免风险

 

当然如果真的要不计成本,来避免这种风险,又该怎么做呢?


举例

 

可以借鉴一下苹果对代工厂的管理模式。苹果公司对代工厂的管理极其严格,严格到在代工厂的每条生产线,都会放一台服务器,实时收集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这台服务器代工厂是没有权限进去做更改的。


这种措施当然就可以规避类似的风险,也不需要供应商自己来汇报耗用数量了,不过付出的成本显然也相当高昂。

 

总结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临时工序外协,和固定工序外协,在方案考虑上,最重要的其实就两点:

 

1、第一是BOM和工艺路线需要临时更改。


这个临时更改,最好是要得到授权的,这个授权的部门,通常是工艺部门。而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说,当发生临时工序外协时,频繁更改的工作量会很大,非常容易引起操作员工的不满和反弹,所以在流程上,分给两个部门,逻辑上合情合理,工作量也由两个部门平均分摊,大家也就更容易接受了。


2、第二点就是对库存的管理,固定工序外协有严谨的出入库单,管理不成问题。


但是临时工序外协需要自己去拓展方案来进行中间状态库存的管理,这个方案的选择,一定要兼顾现有的流程,并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

 

如果一个问题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那就不应该影响现有方案的选择。而如果这个问题必须要避免,那就要引入新的,成本更高的手段。要想清楚这里会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个问题是否真的必须要避免?

 

其它的方面,例如与供应商的对账、结算,外协加工费进入产品成本等,和固定工序外协完全一样,并没有大的区别。

 

好了,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来聊一聊受托加工管理,大家再见。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400-890-8880
申请试用
返回顶部
立即注册,免费体验ERP功能,帮你实现降本增效
提供SAP解决方案的全球优秀服务商,20年深入25个行业提供专有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