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客诉和销售退货。
客诉指的是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投诉,一般来说,客诉的果,就是销售退货,而销售退货的因,是客户投诉,这两个是有关联的。所以我们在流程设计上,需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考虑。
销售交货出去后,通常有三种情况,需要把已经发出的货,再回到库存中。
第一种是做出货的人做错了,本来不应该发出的货,把它发出去了,需要再回来。这种人为失误,在SAP以前的版本中,需要做销售退货,把产品再退回到库存中。在现在的版本中,不需要再退货了,直接可以把做的销售交货单取消就可以了。
当然SAP在取消交货单的时候,会产生一张新的,叫交货抵消单的单据,把库存再收回来。这个销售交货抵消单,可以理解为一张红冲的单据。
所以SAP在单据上的逻辑始终是很严谨的,交货单一旦生成,不可以更改,如果要取消,也是用一张新的单据,占据一个新的单据号来取消、红冲原来的单据。这张交货取消单,在库存数量、财务账上的影响,和退货单是一样的。
那么它和退货单有什么区别,SAP为什么在退货单之外,又要加一张交货取消单的单据呢?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流程的管控和报表统计两个方面。先说报表统计,以前要反向冲销人为错误的时候,只能用退货单,就会影响对真实的退货业务的统计分析。
比如老板说,我想看看去年一年,客户退货了多少金额,给企业造成了多大的损失。那么你就得有个机制把这种人为错误的单据、金额排除在外。以前惯常的做法,是在退货单上加一个退货类型的标记,但这个标记是依靠人来选择的,很不严谨。
现在有了取消单,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人为做错的单据用取消单来红冲,真正退货的,才用退货单来做,报表分析更严谨。
除了报表统计,流程的管控也更容易了,取消单不需要特别的管控,因为这个是人为错误,仓库做的单,仓库直接取消重做就好了,也不需要惊动别的部门再去重做订单。而退货,则是需要在流程上进行严格控制,例如我们后面会谈到的,必需要有质量部门的判定或者走客诉处理流程等等。
这里着重说一点,有些人喜欢去控制取消单,认为做好的单据,不应当随便取消,仓库要取消自己做的交货,还得走个流程、走个审批。
这种做法我觉得没什么必要。一般提出这种要求的,他的担心无非就是两点,第一点是担心仓库老是做错,想减少人为的错误,提高做单的准确性。
如果是这种担心,只需要统计一下取消单的数量、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用来考核仓库做单的人员就可以了,没必要人为去增加流程复杂度,加上审批,让流程反应速度变慢。还有一种担心,是仓库做错了,偷偷再把单据取消,给别的部门不能及时传递正确的信息。
比如销售员都已经凭交货去和客户对账了,仓库再取消了交货单,可能对账的信息就是错误的等等。所以想要控制取消单,目的是为了通知一下别的部门。
如果是出于这种目的,那也会有更好的方案可以选择,是没必要禁止仓库取消单据,或者为取消单据增加一个审批流的。当然这个展开来内容就会比较多,和今天我们这一讲的主题没什么关系,有兴趣的话,我们以后可以专门开一讲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总之,我的观点是:通常情况下,谁做的单据,谁就有权取消,除非被下一流程环节已经引用或者已经处理,否则他就可以直接取消。
前面我们讲到的是第一种情况,就是做单的人做错了,需要回到库存,这种情况下用取消单,而不是退货单。第二种情况需要回到库存,那就是因为质量问题,客户投诉,而引起了客户的退货,这种情况需要退回仓库。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退货,我们在流程上需要严格把控:销售退货必需要有客诉的记录,如果没有,是不能允许退货的。这个流程管控,在管理上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任何一次销售退货,都得走专门的客诉处理流程,需要质量部门牵头进行判定,确定退货确实是因为质量问题而发生的。
第二个目的,尤其重要,那就是因为质量问题退回来的货,不是说退了就退了,退了再补给客户另一批产品就好了,而是一旦遇到这种问题,必需要有人去分析,去查找问题倒底在哪儿,是原料批次问题?是加工工艺问题?还是运输存储问题?找出原因后,再根据不同的原因,让相关部门提出改善对策,确保下一次同样的问题,不会再发生。
如果这个流程没有严格把关,最容易导致的问题就是:要么销售在接到客户退货要求的时候,很随意,客户说退就退吧,至于会给公司造成多大的损失,他并不关心,只要自己的销售业绩达成、客户满意就可以了。
要么就是退货回来后,没有人处理,放在那边,迟迟不会有人去判定,也不会有人去提出后续的处理方案,是报废呢,还是返工,返工的话,用什么方案返,工艺上要做什么调整等等。时间长了还会 忘记,因为毕竟不是正常的业务,很容易被疏漏。
在处理客诉的流程上,SAP中有专门的售后服务模块。当发生客户投诉时,由客诉工程师,或者客服人员,将客户的投诉事由,详细登记在服务呼叫中,并分配给指定的责任人进行处理。SAP中,可以通过服务模块的一些报表,例如跟踪报表、监视报表等,实时跟进问题的处理进展情况、统计责任人的响应时间等等。
在处理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客诉的内容,将问题进行分门别类,归集到不同的问题类型、问题细分的子类型等等,并创建相应的解决方案知识库,在SAP中记录每一次问题的解决方案、相关联的产品等信息,方便事后类似问题发生的时候,可以快速查找历史的解决方案等。
另外在处理客诉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记录相关的活动,比如几月几号,开了一次什么专题会议,会议的内容、摘要是什么,哪些部门参与,并达成了什么共识,部置了什么样的后续措施等,都可以统一放在这个服务档案中,甚至还能上传大家签到的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等附件到SAP中,以及后续更多活动的关联等等。这样以后一打开,或者查找到客户当时的投诉,就可以一目了然所有的处理活动情况。
当然最后在客诉处理完成后,还可以根据确定的处置措施,在客诉处理的这个服务档案中,添加不同的单据关联。例如我们前面讲的,如果客诉处理的结果是允许销售退货,那么就可以关联相关的销售退货单。
除了销售退货单外,还能关联销售的其它单据,例如应收贷项、退货请求等。以及关联采购的相关单据,例如为了这次投诉,重新购进了新的产品来置换,或者新的材料来生产,所以下达了新的采购订单、采购收货、应付单据等。
又或者关联库存转储单,处理技术人员到客户现场维修,所带去的新的备用配件等等。对于SAP来说,这些是服务模块和营销单据的关联,对于顾问来说,我们考虑的是流程的有效性,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在SAP中添加控制,例如没有处理完成的客诉单,就不可以有销售退货单等等,也是通过检查这种关联来实现我们的设计目的。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SAP的这个模块,是相当完备并且好用的。但是这个模块经常会被人忽视,我想原因可能有这么几条:一是现在企业里面对客诉的处理,往往有自己的一套处理方法和思路,例如用8D报告来处理客诉业务。
这种方案比较常见,各部门也很熟悉了,所以要切换成SAP的服务呼叫模块来处理,会有比较大的学习切换的成本,也会增加项目的复杂度。我们的项目中,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也会按客户习惯的做法,在SAP中配置8D报告的流程来处理。
毕竟这个流程并不是ERP的主要流程,只要殊途同归,能实现相同的管理目标就可以了。二是这个模块,很多顾问一直认为仅适合于那种有专门的客服团队,客服接到投诉,然后分配给后台进行处理的业务。
这个我觉得是被SAP这个模块的名字:服务呼叫所误导了。其实这个模块很强大,基本适合所有企业的售后客诉处理业务,也不一定就必需要强求有售后服务合同,也不会强求必需序列号管理等。大家可以不妨一试。
第三个原因,我觉得也是比较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模块的流程性不够强,导致它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一个客诉的处理,可能会要在很多相关部门去签核、去确认等,最后再根据处理的结果,还要做相应的后续处理,例如允许销售退回,退回后要安排生产返工,返工会产生额外的成本,耗用新的原料、耗用新的人工和制造费用,最后再交货给客户等等,而SAP的服务呼叫模块,基本就是一个登记的窗口,在一个界面,由指定的操作人员,把所有过程中的业务进行登记,本身没有流程性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