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观点我认为也是不对的,预测其实分很多层次,最基本的是对具体产品销量的预测,往上还有对产品大类的生命周期的预测,对整个细分市场表现的预测等等,研究方法很多其实是大同小异,如果连最基本的产品销量预测都不去做,都没有建立这个机制,那其它的预测更无从谈起了。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发展就会有一定的风险,从小的方面来说,有可能导致市场突然变动的时候,企业的资金、资源等跟不上,从大的方面来说,企业当面临某些方向性的决策的时候,缺少决策需要的大量数据和材料,不但缺少这方面的积累,还缺少收集这些数据的技能和方法。导致企业失去了转型的时机,或者突然发现自己正面对一个正在消失的市场。
所以建立一个销售和市场预测的机制,不管对企业短期是否有用,从长期来看,只要去做了,都是有积极作用的。何况建立这套机制和流程,在大多数企业里面,实际上根本就不会耗用太多的管理成本和销售费用。
肆
好了,分析完预测对企业的作用,和建立预测机制的必要性,下面我们再来谈谈,针对市场和销售预则,如何在企业真正落地。
正如前面我强调的,对市场的预测,有很多方法和技能,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采用的方法和技能都是不一样的,这些专业性很强的东西,需要专业的部门和人才才能完成。所以做为公司管理层,或者做为一个为企业实施 SAP,进行流程梳理和重组的外部顾问,我们不需要给专业部门这方面的建议,我们只需要在流程设计上,能保证专业部门能感受到压力,有动力去提高这方面的技能和热情就可以了。
具备这方面专业技能的部门,首先就是销售部门,有些企业会专门有市场部,这个看具体企业的组织架构和分工而定。我们先要从公司制度层面,要求销售部门定期要提交市场预测。这个预测会同时做为计划部门排定产能计划、资源需求计划的依据,以及财务部门提交资金计划的依据。销售部门提供的预测,就做为一系列计划的源头,建立这样一个计划体系。这个计划体系的搭建和逻辑,我们课程后面的章节中,还会做详细的展开和阐述。
此外销售部门提交的预测,还要做为企业中长期经营计划,以及企业的预算管理的数据基础之一。所以这份预测的后续单据可能会有:产能计划、资源需求计划、资金使用计划、企业经营计划、预算方案等,有这个明确的认识了,每个企业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销售部门提交的预测,应当包含哪些内容,细化到哪种程度,时间周期是多久等等。
这份预测,本质上是销售部门提供的,对整个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变动的预测。而流程上,如何来保证这份预测,又是相对比较靠谱的呢?我们就要往两方面去延伸这个流程。
第一是往前延伸。我通常会要求销售和市场预测,由两个,甚至三个层级组成。首先各个销售员,基于自己对各自负责的产品、负责的市场区域的理解和调研,提出销售员的预测。销售员个人的预测,会按区域,或者产品线、产品大类进行汇总,形成按区域,或者产品大类的预测。例如有些公司会在外地有办事处,或者销售分公司,每个销售员隶属于各个地方不同的分公司,负责了不同的区县,或者不同的产品线,那么会由分公司的销售负责人,综合每个销售员提交的预测,进行专业判断后,形成分公司的预测。分公司的预测提交到总公司的销售部门后,由销售部门的专职人员,站在整个公司的层面,综合考量后,形成公司层面的销售预测。
这个机制和流程想要达成的主要的管理目标有两个。
一是要对每个一线的销售员形成压力,让他们养成关注市场的习惯,而不是仅仅拿回订单就可以了。一线的销售员对市场最敏感,反应最快,他们也会有更多的方法,去把握市场的变动。至于用什么方法,是科学的、高上大的法子,还是虽原始但有效的土办法,这些由销售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去想。只要有足够多的个体不断去碰撞,不断去试错,整个体系才会获得最大的收益。近年来很流行的阿米巴的经营理念,其实本质上也是在促进和发挥个体的创造力。
二是可以从体制上更大程度保证预测的可靠性。销售员就像毛细血管,深入到每一个市场的末梢,然后汇集到大血管,最后汇集到心脏。但是一线销售员往往只会看到局部的发展和情况,没有办法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和趋势判断、比较。
因此在每一个层级,例如分公司的销售部门、总公司的销售部门,都要设置专业的人员,对下一层收集来的众多预测进行分析,加入自己的缓冲数据,根据这些基础信息,形成自己这一层的预测结果,这样即可以保证数据来源是来自于最基层,是可靠的,又可以保证宏观上有专业人员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研判,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我们在搭建预测体系,在SAP中落地的时候,一定要切记,每个基层预测,可以汇集成上一层的预测,但并不要求必需和上一层的预测相等,要允许加入自己的判断和调整,只要有人对这种判断和调整负责就可以了。
这个向前延伸,在SAP中的落地,我建议采用自定义对象来做简单的配置。根据企业的组织架构,以及销售的分工,创建不同层级的预测单。预测单可以根据历史销售数据,按企业所属行业的特点,来自动生成建议,并允许用户修改后,形成一份正式的预测单。上一层的预测单,可以汇总成下一层的预测,并由获得授权的用户进行修改后,提交到再下一层的用户。
这是向前延伸,通过预测数据的来源体系的搭建,保证预测的合理性。
另外我们还需要向后延伸。就是预测的结果,需要与计划部门的MRP进行关联,自动形成MRP计算的依据。同时还要和销售订单关联,分析不同层级预测的准确性,做为对预测人的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预测必需要有实际准确率的反馈,没有这个反馈,预测是没有办法越做越好的。有些企业可能一开始预测的准确性很低,可能只会有30%,20%,但是只要有正确的反馈机制,与业绩考核挂勾,促使专业人员去主动想办法,提高技能,坚持下去,就必然会提高。当然用什么技能,想什么办法,这个是专业人员自己去考虑的。
所以在SAP中落地的时候,我们还要添加两个功能,
1)一是最终审核通过的预测单,要必需能形成SAP中供MRP计算来源的那个标准预测单据, 这样在MRP计算的时候就可以有一个科学的需求数据来源。
2)另外就是要针对各个层次的预测,提供预测准确率的报表,供管理层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伍
好了,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我希望大家能真正掌握我的一些管理理念和分析方法,所以这里我留一个思考题,看看大家听了今天这堂课后,在项目实施中,能不能真正准确地分析和把握管理逻辑。
曾经有一个企业的老板对我抱怨,说他们有一个客户很强势,客户自己的生产计划也老是变来变去不准确,造成我们根本没法子做出预测,总是会造成交期紧张,这客户还不能得罪,最后就会浪费很多成本去加班,或者积压过多的库存,这种情况也没法子考核销售,因为销售也改变不了这客户,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我想看看,大家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如何能给到客户专业的顾问建议?大家可以在文章后给我留言,给出你们的意见。由于篇幅所限,如果留言的人少的话,我就不在下一讲课程中统一回答了,我会通过 SAP 教育公众号逐个给你们单独回复。大家记住,是在文章后留言,而不是直接给公众号发消息。
谢谢大家,下一讲我们聊一聊销售订单的下达和评审,大家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