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标准成本核算
再来给大家讲一下标准成本的核算方式。
标准成本也是主要分三个步骤,制定成本计划、执行成本计划以及检查成本计划,和月末加权平均大同小异,这里重点跟大家说一下成本的定义。
(1)成本计划定义
定义工作中心
工作中心的定义的目的就是为了算生产物料的标准成本,注意,生产物料的标准成本不是直接估算出来的,而是通过系统计算出来。系统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我们在工作中心中定义这个工作中心可能产生的所有的制造费用的单价,这些制造费用就是这个成本中心的成本构成,单价则是每一项成本构成的工时成本、工时单价。
采购物料成本定义
关于采购物料成本的定义,就是我们要定义每一种采购类的物料,除了购货价,还会不会有其他费用成本构成,如果有,我们要定义,定义好之后,再通过这个报表,算出每一种采购物料的标准成本,这是第一个成本计算。
生产物料基础元素定义
第二个生产物料的成本计算,首先我们要定义它的材料构成,然后定义标准生产物料的工作中心,根据工作中心以及这个产品的工时,算出各项制造费用的加工费单价,最后我们可以自动添加人工水电分别是多少。
生产物料成本估算
定义好这些之后进行成本估算,前面说过,生产物料的成本计算,不是通过估算出来的,而是通过运行系统功能计算出来,这个功能是运行生产标准成本汇总和生产标准成本更新。运行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查出生产的标准成本,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执行成本计划
采购物料成本执行
在整个采购物料成本执行过程中,在收货时会产生差异,就算购货价和标准的购货价是一致的,也会产生差异,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费用,需要通过档案成本把这个差异进行平分、平摊。
生产物料成本执行
而生产物料成本在执行过程中,他会把所有的制造费、材料费按照标准成本核算到产品上。当数量发生差异的时候,就会产生材料差异。
Part 3 成本差异分析
对于差异分析主要包括三类,第一是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第二是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第三是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我们将会给根据实际的成本分析数据来出具这些差异分析报表。
Part 4 成本分析报告
最后讲一下成本分析报告。其实成本分析报告,无非就是对比分析法、连锁替代法、相关分析法、同比分析法,根据企业不同,我们会给大家定制这些报表。
再一个就是关于成本管理报表,这个报表实际上是通用的,每个企业都会用到产品的成本表、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的明细表,其他成本报告等等,以及分析报告、利润指标分析、成本分析、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成本控制报告、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等等,根据我们出具的数据,由财务成本会计编制相关的报告。
第二部分:实施过程说明
这里我简单总结了一下,在整个成本实施过程中,奥维奥成本核算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
第一,我们的成本核算解决方案采用的是永续存盘、实时成本、月末调整差异,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我刚才讲的,不论是月末加权平均还是用标准成本,实际上本月都是有成本执行的。其中,月末加权平均本月执行的是上月的成本,到月底之后算出本月的成本之后,实际上要调整就是本月和上月的差异。
第二,实施周期短、工作任务明确、项目成本低。以前,如果企业要上个成本核算系统,对于非业务财务一体化的一些ERP系统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无论你的ERP系统如何先进,只要和财务没有关系,那么这些数据都是要由生产车间的人员提供,提供的是否专业,财务很难作出判断。现在,用我们的可以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系统,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适用于各种行业的成本核算,不过我们的重点定位不一样,对于月末加权平均,我们重点定位的是化工、医药等流程行业,对于标准成本,我们重点的定位是离散行业。当然,如果说我是化工行业,我就想用标准成本也可以,但是你要清楚,使用标准成本,对你的企业,对你的产品,是否能够轻松的估算出它的标准价格。
第四,对于老客户来说,实施只需要做库存计价调整,就可以正常进行正常的成本核算工作,对成本精细化管理。
第三部分:实施步骤
接下来,重点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月末加薪平均计算的一个说明。
1、成本核算基本说明
其中,成本核算类型包含人工费用统计、制造费用统计、直接材料科目和产品入库科目。从分摊的方式上来说,有一次分摊和二次分摊。分摊的依据是按标准系数和产量分摊、按实际工时分摊、按产量分摊以及按发料价值(产量价值)分摊。
上图所示四个凭证,是我们日常业务中所产生的。当领料时,就会产生第一个凭证,领原材料走的是原材料,领包装物走的就是包装物。如果企业还有一些其他材料领用,也可以设置相应的成本科目进行领用,这些都不影响我们成本核算。而且设置的越明细,成本核算分摊时,展示成本计算结果的成本构成就会越详细。
如果日常发生一些折旧费,比方说报销一些办公费、水费、电费、燃气费,还有一些生产发生的差旅费等等,都是通过手工凭证的方式做进来。如果企业有其他的报销方式,也可以通过接口对接产生相应的SAP凭证。当领用一些材料的时候,也会产生制造费,比方说领一些劳保、辅助材料等等,都会是通过生产领用产生的。
接下来,就是成本核算,核算完成之后,系统会出具每一种生产成本类科目,在此次计算过程中所分摊的总金额是多少,你要一笔凭证转到中小科目里面,然后通过库存重估,从中转科目转到我的库存科目,或者是手工凭证,从中转科目转移到主营业务成本。
有的企业可能要求转主营业成本时,区分出每一种销售产品转移的主营业务成本差异,这个是可以做到的。因为系统可以轻松的抓取到企业的销售明细,也可以抓取到每一个明细的出库成本,他与当月的成本单价进行比较之后,就是我们要转的差异。
2、成本核算实施逻辑
以上就是我们成本核算的一个基本说明,实现的逻辑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在整个需求调研的时候,一定会把上图五项内容和成本会计定义清楚,否则成本核算将无法正常运行。
其次,业务发生过程,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图上要求的数据来做。比方说返工、精炼、改制,或者说生产完工之后,因为做错单据要做分拆,这些都可以做到。对SAP来说,其实生产的业务也就是这些情况。关于费用,因为我们科目是事先设定的,所以它的规矩也是规范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完全可以解放很多线下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关于成本核算的过程,在日常业务发生之后,企业要进行各项的统计。在统计完之后,根据企业的分摊规则,进行分配率的计算。在计算完分配率之后,进行分摊。然后再一层层的,从最末底的材料,一直算到最终的产品,这就是整个成本核算的逻辑过程。
我曾遇到过一个成本会计说“我们五个人算半个月成本”,半个月传出上个月的成本,这个成本数据出来还有什么管理意义,用我们的解决方案,基本在一天之内就可以出成本数据,数据量非常庞大的时候,系统计算可能会稍微慢一些,最多两天,这个是我可以拍胸脯和大家说的。我做过几个企业,他们的数据量都在1000总产品以内,计算过程不超过一个小时。
3、实施方法论
接下来,简单说一下我们的实施过程。
第一步,需求沟通,需求沟通就是把前面说的五项内容沟通清楚,一项一项的落实到具体科目、具体的成本中心、具体的产品上。
第二步,对分配规则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第三步和第四步,是第一个月结账数据检查和第二个月结账数据检查,是整个成本核算过程的主体,也就是说大家在成本核算实施的第一个月第二个月要做好准备,我可能要花4到5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帮助大家去检查数据。因为企业的实际数据可能“乱七八糟”,检查的结果,要么规范你的业务,要么调整我的计算逻辑,就看哪一种是我们要做的。第二个月的时间就相对会比较短,除非企业的成本核算又出现很多的新的情况,这时我就会重新考虑你的需求。
第五步,分析报表,这个分析报表可能一开始就有,也可能是根据项目需求,再去进行整理。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感谢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