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实践:关注落地价值》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售前咨询: 400-890-8880 售后服务: 400-815-0518
智能制造企业该如何突破“速度极限”,高效迎击市场变幻!
来源:时间:2021年04月12日

“不平静”的2020年悄然结束,面对全球经济的变幻莫测,处于上升阶段的智能制造企业不得不开始思考,该以何策略,面对“不友好”的市场大环境?

 

摆在智能制造企业面前,迫待改善的问题有很多,而如何保持快速的企业间协同作战能力,极速响应客户需求,却是首当其冲,成为装备制造企业在竞争中快人一步的关键。今天,奥维奥资深售前顾问余世平老师将为您专业讲解智能制造企业如何突破“速度极限”,高效迎击市场变幻!


大家好,非常高兴给大家介绍AVA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系列内容。今天的第一讲——是奥维奥助力智能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五个痛点之一。那我们先来看一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挑战有五大方面,是来自于什么方面呢?

⊙ 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核心挑战

 

1.png


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来说,我们需要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速度的管理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格局下,作为企业如何去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客户需求,这里面就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说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怎么能够让设计速度变得更加的协同高效,让设计阶段成本可控、费用可控;如何在客户提出报价请求的时候,能够快速的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对应的报价,以供客户做出快速的决策;还有当我们跟客户确认好交期、确认好合同之后呢,怎么能够通过内部的快速响应机制,实现快速交货,那这里面就会涉及到比如说物料的准备、资金的准备、内部流程效率和供应商的协同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影响我们作为企业来说,快速去响应客户需求的速度方面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就是制造业需要去完成产品质量的追踪追溯。尤其是今年疫情爆发之后,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需求,怎么能够通过局部信息,进而把这个信息所涉及的上游、下游的相关信息,都能够追踪追溯得到。那反映到我们企业内部的产品来说,就是我们怎么能够定位到我们产品的批次/序列号→再通过对应的产品批次/序列号,能够在内部完成往下的追溯→比如说这个批次产品是由哪个生产工单加工的,这个工单上最终完成加工的是哪个班组,甚至具体到哪个班组的工作人员——在这个工单上报工多长时间、它的日期、以及这个工单是由哪个机器设备完成的、是用哪个工装完成的,还有这个工单、这个批次,当时的质量数据的值是多少、谁提供的判断等等,这些都是作为制造业来说,提供产品所需要的追踪追溯管理。

 

第三个挑战,是作为制造业来说,怎么实现内部的成本控制。大家都知道,我们要想让产品具有竞争力,成本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砝码。换句话说,如果你产品做的再漂亮、再美观、再前卫,但是由于你的成本居高不下,那我们的客户也可能敬而远之。所以说,怎么能够提供让客户接受的、优质的产品,同时做好成本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成本控制,首先要解决我们的成本实时性核算的管理问题,第二个要解决成本核算的全面性问题。我们先说全面性的问题,在过去成本会计的核算阶段,针对每个产品的成本可能很难做到全面化、全面性,如果成本会计做得精细一点呢,能够核算到我们料的成本、工的成本、费的成本,就已经非常非常清晰了。在此期间,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大量的时间,如果说再把每一个工单对应的水、电、设备折旧,这些明细的成本要素,都进行核算,那对于成本会计来说,可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吧。所以对制造业来说,实现数字化转型,就要去解决——以前成本会计实现不了的全面性的管理问题,在解决全面性的同时,去解决实时的核算问题。我们的产品都卖出去了,我们的成本还没有核算出来,这是不行的,所以说要解决成本的实时性和全面性的问题,是制造业面临的对内管控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个挑战就是少人化管理问题。大家都知道,智能制造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通过设备的改造、设备的数字化和可视化等等,实现用设备来代替人,最终让我们的生产变得更加智能,更加少人化。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就对企业的人才提出了挑战。希望我们的企业聘用更多高科技的、多技能的人才。大家想象一下,设备有了,人才技能高了,我们还用传统模式来实现内部的信息流传递?我觉得不太现实。所以说,我们在制造业信息系统改造的时候就需要去解决,在少人化管理之后呢,怎么能够让我们的信息传递更加高效?比如说,我们是否可以用一些简单、易用的工业车间APP,来实现车间电子文档的无纸化传递,这样流程效率不就高了吗?同时呢,我们引进了设备,那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我们的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让我们设备上的数据,实时反馈到我们的中控车间,中控的管理者或者更高级别的管理者,第一时间可以对设备检修维护,让设备高效运转,那我们的效率不就提高了吗?我们就可以实现少人化管理了。

 

第五个挑战是柔性生产。因为时代变了,速度快了,客户的需求也随着最终客户需求的提出而不断变化。那我们作为制造业公司,怎么能够实现内部的柔性生产就变得更加重要了。柔性生产除了完成机械设备的改造之外,是不是在信息化方面也要做一些相应的辅助呢?我能想到的在如下方面,也是我们装备制造企业需要一起去面临的挑战——第一个,比如说我们的生产柔性化了,那么怎么能够针对客户不断变化的销售需求,让我们的生产计划变得更加精准呢?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直接下半年、一个月的计划,可能不能满足当下的需要了,把我们的计划适应客户需求变化的同时呢,怎么能够实现时间更加精细,查单更加高效,更加精准?第二个,为了保证生产的效率,提升计划的准确性,我们的库存到底怎么来管?是完完全全的零库存,还是说针对我们企业的特点,对关键的零部件以及原材料,进行合理的库存?当然,作为柔性生产来说,还会面临其他方方面面的一些要求,比如说,怎么能够让我们的产品研发过程实现数字化和透明化,生产过程实现可视化管理,这些都是我们作为装备制造企业面对的核心挑战。

 

⊙ 实现从设计到运维的数字化建设-Design To Operate

 

明确了我们可能面临的挑战,我们该怎么去设计我们的信息系统呢?我在这里提了一个模型,就是将传统制造业的ERP模型进行延展,延展到哪里呢?延展到设计和运维的两端,也就是说我们在传统的ERP里面,从计划到制造再到交付的这样一个过程,但是在智能制造时代,或者说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我们要将我们的制造链条向两端延伸,刚刚提到了向两端延伸的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设计端的延伸,第二个是运维端的延伸,同时,借助网络的手段、互联网的手段,将我们的客户也好、供应商也好,实现协同化管理,我们用一个词来总结——Design To Operate,这就涉及到运维的数字化管理。


1618215403931767.png


当然在这样一个设计到运维的过程当中,最终的目标是全方位提高我们的客户体验。比如说设计端,客户可以实现跟企业内部的流程互动,在我们的互联网平台上提出了他的想法——就比如说在运维阶段,我们的客户可以将他面临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到我们的平台上去。平台接收到客户问题,再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的客户,进行与客户的互动。

 

那实现了从设计到运维的整个数字化建设之后呢,我们又该如何具体的着手呢?可以从如下了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设计过程的透明化和数字化。

第二个方面,是全方位的业财一体化,就是传统ERP部分的内容。

第三个方面,是实现精益制造管理,这个里面就会涉及到部分的MES管理内容,最终将我们的车间实现自适应生产这样的一个愿景。

第四个方面,是将我们的交互过程变得透明化,实现采购端和销售端都能够协同化办公。

第五个方面,是实现我们的设备可视化管理。

 

这就是说我们从智能制造的角度,来帮助制造企业进行信息化设计的时候,所提倡的一种理念——将传统的ERP思维扩展到设计端和运维端,运用一些手段和技术,实现从设计到运维的全方位的数字化建设,最终来提高我们的客户体验。

 1618215403551021.png


这样的设计模型,是需要公司全体的努力,那都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用几个关键词,首先对公司来说,要整合我们的资源。第二,实现我们的这个转型,有了这个之后呢,改善我们的内部的六项能力,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而且这些能力之间是要共同提高,整体改善。

 

同时,我们所有的举措都要围绕着企业资源来做文章,资源里面的管理资源也是一个重要资源,简单来讲,就是企业的最高决策层要能够明白,对于智能制造的发起和实现,管理者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者要理解IT资源作为整个改造的数字神经系统,要承担起连接所有的人和物的目标,最终实现数字精益。而且企业其他的所有资源,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和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就不能发挥作用。所以说作为管理者要能够识别这些资源,能够整合这些资源,能够融合这些资源,才能发挥整体的改善效果,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前面花了一点时间,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我们作为智能制造来说,它的核心挑战以及我们怎么去应对这些挑战,它的模型改变,以及我们怎么能够去整合企业的资源,怎么从上而下的互动起来,实现整体效率的提升,整体的改善。

 

那我们在信息化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我们AVA解决方案是什么样子的?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了解——第一,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总体的信息化架构是什么样子,也就是说我们要想解决这些核心挑战,我们要想整合这些资源,我们引进了什么样的信息系统,以及这个信息系统到底是怎么布局的。第二,我将举几个简单的业务场景,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些业务场景当中,我们的信息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第三,总结一下我们的解决方案的优势是哪些。


⊙ AVA的解决方案

 

简单的阐述一下,我们AVA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样子的呢?总体框架有哪些信息系统会涉及进来呢?前面提到过,我们的模型是从设计到运维的一个整体的改善,所以它一定要解决两个核心的命题,第一个是企业间的协同,第二个就是智能制造。所以我在这幅图里面,给大家引进了几个不同类型的系统,解决的是不同的核心问题。

 1618215406120062.png


先从左边开始,第一个是引进我们AVA自主研发的企业间协同平台。右边也是,这个系统平台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解决客户的协同,第二,解决供应商的协同。客户协同就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说客户本身的信息管理、商品的管理、订单的管理、库存的管理,以及我们在跟客户互动过程当中一些价格的审批、引流的审批管理。供应商协同,则会涉及到供应商本身以及供应商采购的商品或者物料的管理,还有采购订单的过程和采购过程的跟踪管理,包括采购环节当中的一些审批流程管控等等。这是我们引进的第一个AVA的企业间协同平台。

 

那中间部分呢,都是企业内部的一些平台,从下而上简单讲一下,第一个是引进智能制造的——能够连接企业ERP、MES和PLM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平台——FORCAM平台,它是以MES为核心的IIOT平台,也就是说,它首先满足作为制造业企业基本的MES管理需求,同时能够实现IIOT平台的一些功能,来自适应作为制造业企业的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同时来实现设备的互动、设备的改造、设备的数字化管理。并且,这个平台为了满足我们前面提到的无纸化办公的需求呢,我们还能利用一些APP,这些APP针对不同的角色规范具体的功能。以上是我们提到的第二个系统FORCAM的IIOT平台,解决以MES为核心的制造企业内部的智能制造相关模块搭建。

 

最核心的数字化平台是以SAP ERP为核心,解决我们前面提到的业财一体化,以及数字化供应链的管理等等。在这个平台当中,涉及到我们作为制造企业来说,常规的制造、交付、计划、财务等等基本需求,它内嵌了三十六个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一定会实现走向更高、更远的愿景。同时,这里面还涉及到集团化和国际化的管理问题。因为我们SAP ERP平台,它的设计理念就是支持集团化、国际化管理。还有个特点,它还支持顶级的内嵌分析工具,也就是说,如果制造业想要分步实现我们的协同和智能制造战略改造,第一部分先引进SAP最基本的数字化核心平台,也可以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来完成第一阶段的建设,这就是我们的SAP ERP平台。

 

再往上是我们SAP的分析云,这个平台解决的就是我们作为制造企业来说,需要的可视化管理。为什么会引进这个平台呢?我们前面提到了,想要实现智能制造,那可视化管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可视化的数据来自于很多的系统,甚至是设备,而SAP分析云能够从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系统,把数据整合到一起,最终形成管理者能够看得见的,可视化的看板和一些分析决策的仪表盘。

 

这就是AVA整体解决方案的一个架构,目前涉及到四个核心的系统,再重复一遍,是哪四个呢?第一个就是我们AVA自主研发的企业间协同的Vstore。第二个是以MES为核心的IIOT平台,也就是FORCAM智能制造平台,第三个就是我们的数字化核心内核,以业财一体化为核心的SAP ERP平台。第四个是整合多系统的SAC分析报告平台。有了这四个平台之后呢,我们作为智能制造企业来说,总体的信息化架构得以搭建完成。

 

⊙ 业务场景:企业内部设计研发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接下来,我先举个简单的应用场景,来回忆前面所说智能制造企业所面临五大挑战当中的速度挑战。我们前面提到很多方面都可以去帮助企业提升速度,比如说提高设计研发的速度、交付的速度、内部运营的速度和供应商客户的协同管理速度等等。那我们今天就用一个小的篇幅来说一下,在设计研发阶段的数字化改造过程当中,是怎么帮助企业提升内部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协同的一个速度管理问题。

 1618215405116336.png


这里我们先假定一个业务场景,把研发过程理解为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过程。那么作为一个项目管理过程,就会涉及到项目的确认、项目的计划、项目的执行、项目的结算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管控节点,不同的人参与进来。

 

我们先从计划的项目开始,这里面就会涉及到立项,立项就会涉及到我们提供时间计划、人员计划、里程碑计划、具体的任务阶段等等,我们后面会讲到,如果是研发同类型的产品,为了提高项目经理的工作速度,是不是可以把研发项目的一些模板预制到系统里来,当我们的项目经理在创建项目时,就能够复制这些模板,能够快速的实现项目的立项过程。这就是速度的一个示意。

 

第二,在管理项目过程当中,实际就会涉及到,我们的一些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那内部管理就是说我们怎么能够知晓项目当中每一个人都做了什么?有没有按照我们预定的时间计划完成项目的具体任务?同时,我们的项目组成员也好,项目经理也好,或者是项目周边的工作人员也好,怎么能够为了项目的速度提升,快速的去响应这个项目?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在项目现场研发人员需要去做一个关键的设备采购,才能够向下进行,那这时候呢,就需要打报告具体报备,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这样一个管理模式呢,我们需要去申请一个物料号,去和相应的部门沟通,确认好物料号之后,才能做后续的采购申请、采购合同啊等等。

 

但是有了我们AVA解决方案之后,项目人员就可以通过平台快速的发起一个项目申请,这里面可以描述详细请求,不需要特地去定义具体的物料号,物料号可以定义,甚至不用定义。如果定义的话,后续的相应物料管理部门人员就可以完成,我们先第一时间把紧急的项目请求发送出去,完成审批之后呢,由我们的采购人员去快速的完成项目采购就可以了。

 

像我之前举了个简单例子,比如说项目当中的一个采购申请,那这些项目当中比如还有一些时间,那我们为了让项目组成员有序工作,作为项目经理来说,会把一些任务包,通过自己的统筹规划,下发到项目人员手里。有了我们这个平台之后呢,就可以让我们的项目经理把任务包按时按点的推送给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打开他的APP,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自己需要完整的项目任务。并且在我们的APP上可以实现跟项目经理的互动。同时呢,在项目任务完成之后,能够第一时间通过我们的APP把工作的时间、工作的成果反馈到项目经理,这样项目的互动过程可控,项目的数据采集全面,为项目结算提供必要的帮助。

 

这里面还有一个点,如果项目管理过程中,对文档的要求比较高的话,我们也可以在平台上实现项目的文档清单、文档附件的管理等等。这就是前面说的,在我们的设计研发阶段,怎么通过AVA提供的解决方案,来实现研发阶段的数字化改造,同时实现内部流程的效率提升。从立项到项目采购、项目文档、项目时间、项目汇报,方方面面,都可以让我们的项目过程变得可控。同时,项目报告也可以第一时间读取,这对项目的管理者来说,也能够提升他的工作效率。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系统内部的截图,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平台提供的研发项目管理解决方案是如何真正工作的。

 1618215405314433.png

 

第一个,就是项目计划,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计划里面,它提供了很好的WBS分解的这样一个管理模型,从项目名称到项目阶段、项目任务,比如说每个任务它的负责人是谁、它经历的时间是多少以及它的状态,包括右边项目的甘特图模型,让我们的项目经理在做项目计划的时候,变得游刃有余。这是从时间的计划来看,解决了传统项目管理工具的一些常规性需求,可以拖拖拽拽来实现项目计划的下达。

 1618215408408328.png

 

第二个,在项目计划里面呢,我们明确到人的时间计划。那这样我们又有一个途径,可以让我们明确到每一个人,在这个项目阶段投入的时间,以及他需要投入的具体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1618215409116224.png

 

前面我们说过了,我们去完成一个项目可能会需要一些物料,那这时候呢,我们可以定义一些具体的物料和具体的商品。这样既可以做到快速的项目采购申请,也可以实现最终的项目物料汇总和计划对比。

 1618215409136888.png

 

同时,我们在项目阶段也可以做一些费用计划。也就是说我们研发的项目经理,在立项的时候要提交到公司,项目需要花费多少钱,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资源管理概念。我们不是无限制的去花钱,作为项目经理要有这样的一个计划来管控自己的项目费用。

 

1618215430491853.png

 

这是在项目计划阶段的一个系统工作示意图。在项目立项之后,我把对内和对外的一些简单的流程给大家示意一下。第一个就是项目采购,我们可以在项目的页签下,打开产品来发起一个采购申请,就像这个图里面示意的一样,我们这个申请呢,是针对服务类的还是针对物料类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去针对一个现场的外包服务发起一个采购申请,也可以通过物料类发起一个采购申请。采购申请前面有提到,我们不一定非要明确的有具体的物料号,我们只要指明这是某一类的物料就可以了,而且可以随着后面业务单据的完善,来追踪的到整个采购过程。

 

1618215411101318.png

 

就跟这幅图里提到的一样,我们可以通过项目采购申请去完成采购合同的确认、收料及服务确认,以及跟供应商结算的整个过程。从而为我们整个项目的费用管控,以及采购流程的全面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2.png

 

项目执行当中对内的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员工的报工了,报工的时候,也是以通过APP的方式直接完成,项目组成员在这个项目当中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投入的时间,以及是否需要录入具体的工作内容,也就和这幅图里展示的一样,你可以点开它之后,先双击它去把你的工作内容录入进去,最终可以按天、按周、按月的方式来填写,填写好之后呢,通过一个提交的方式发布到整个平台上来,由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管控要求进行审批或者不审批,最终形成项目的时间报告。

 13.png

 

如果我们在项目当中,可以和财务连接的话,就可以实现项目当中的费用报销。在AVA这个系统里可以一起完成,我们提交一个项目费用报销单,来进入到这个项目具体的任务。

 

14.png


这是最终完成整个项目研发阶段之后,我们作为项目经理也好,作为企业的整个项目管控也好,我们需要要分析项目,那左上角这幅图讲的是单个的项目数据分析,这里面会有一些常规的报告,比如说左半部分是针对项目当中的费用进行分析,右半部分是针对项目端的时间进行分析,这是单个的项目数据分析。你打开这个项目时,就可以看见这个项目对应的系统内置的一些会议报告。

 

而右下角这幅图呢,是我们针对多个项目的数据分析,这里面提取了一个关键的数字指标——就是项目成本数据,可以看一看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项目成本是否在我们的预期范围之内,这里有红、黄、绿三个颜色,我们可以定义我们的期望值和我们的实际值进行对比,就是做关键KPI指标的分析。

 

以上是速度提升的一个事例,引入我们的平台之后,在整个的项目研发阶段或者产品研发阶段,既可以把研发过程作为一个项目,来实现相关的人员、时间、任务、费用进行分析的过程,也可以把我们设计研发阶段需要哪些物料跟后端的ERP系统进行整合,放到一个平台来进行管理,这样整体的效率就提升了。

 

⊙AVA智能制造业解决方案的价值总结

 

今天就重点给大家讲解智能制造企业在设计研发阶段,通过我们的平台实现的速度提升。那我们简单总结一下,我们解决方案给智能制造企业提供的价值是哪一方面呢?

 

第一大亮点,就是我们可以完善企业的可视化管理,利用我们的移动APP,利用我们的一些可视化看板,让生产的可视化变得实时和更加方便,就可以更好的管控生产制造。

第二是可以建立完善的追踪追溯管理,引进我们平台之后呢,制造业关心的产品质量问题,利用产品涉及到的以工单为核心的追踪追溯信息,得以管控。

第三是实现了制造企业要面临的成本核算、业财一体化、库存管理等等全方位的协同,也让内外的协同也变得更加的游刃有余,最终实现更好的协作。

第四是我们实现了更好的决策,通过我们的平台,让决策者可以实时的得到所需要的数据,快速的分析,可视化的分析,最终来让管理角色变得高效。

 16.png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智能制造的路径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是以ERP为核心的基本的生产管理,这里面就会涉及到生产和周边相应部门的协同,比如生产和供应链的协同、生产和技术协同,生产和财务协同。第二个实现智能制造管理,就是以MES为核心的管理,比如说车间排程、质量和设备、生产可视化。

 

分两步来走,不一定非要一下子就完成所有的信息化改造。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我们的管理资源是智能制造的智慧核心,我们要分析和判断企业所处的阶段,来把IT资源整合到位,有序安排,最终达到智能制造改造的目的。

 

⊙案例分享

 17.png


给大家看一个案例,一个汽车零部件公司是怎么通过我们的平台来实现内部的数字化改造?这家企业叫费尔特兰是全球领先的自动变速箱滤清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提供商,他的客户有长城、赛佛、长安等等,还有国外的一些知名企业。作为整车厂的一个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它也一样面临着我们制造业企业,前面提到的五大核心问题,速度的问题,质量追踪追溯问题,成本控制的问题,少人化管理的问,以及柔性生产的问题。我们看一下从这家公司总结的最经典的应用,就是它对生产计划的管理实现了高效,这家公司有一千多种产品,怎么能够让一千多种产品的计划,都能够快速的下达、精准的管理呢?

 

引进我们奥维奥公司的解决方案,费尔特兰最终实现了计划的精准,完了零部件产品的有序生产,最终实现资源利用率提高,降低了管理成本。就如同这家公司的财务总监总结的一样,我们的平台完善了MRP,把企业内部流程彻底的串联起来,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好,今天的交流内容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400-890-8880
申请试用
返回顶部
立即注册,免费体验ERP功能,帮你实现降本增效
提供SAP解决方案的全球优秀服务商,20年深入25个行业提供专有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
免费试用